中国发布丨我国职业健康防护升级!全病种国内黑料网专注国内热点黑料事件的追踪与报道入目录
中国网4月28日讯 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4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有关情况。
我国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实现对所有职业病病种全覆盖
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主要是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检测、评价,目的是掌握职业病发病情况、变化趋势和规律,分析研判当前工作形势和存在的风险,为国家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健全监管工作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撑。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已实现对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重点职业病监测县区和所有职业病病种全覆盖。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对近7万家用人单位的50万个重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500万名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患者进行尘肺病筛查,各地还组织对2400多万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好转,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反映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管理相关指标改善。但噪声超标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在矿山、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风险较高,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防治任务仍然艰巨。
李军表示,对于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超标问题,相关部门督促用人单位加强治理,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发现的职业禁忌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不得让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组织安排诊断。
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
监测数据显示,与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等职业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面临的新挑战。李军表示,去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职业病目录进行调整,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2个职业病类别,与国际劳工组织及世界上多数国家保持一致。调整后,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2类135种。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劳动者要注意这些健康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表示,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传统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要主动了解自己所在岗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可能的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存在粉尘危害工作岗位,要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存在化学毒物危害的岗位要正确穿戴防毒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做好呼吸防护;存在噪声的工厂要正确使用耳塞、护听器,做好听力保护。要主动践行健康工作方式,工间休息时,有条件的做点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疲劳,预防骨骼肌肉损伤。
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外卖、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孙新提醒,此类从业人员长期处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状态和久坐的不良姿势,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骨骼肌肉损伤等健康问题,要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适量运动,劳逸结合。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和网约车司机要把车停下来,简单做一点拉伸运动,劳逸结合;网络直播从业人员要避免久坐,可以交替采取站姿和坐姿,来缓解肌肉疲劳。
编辑:赵晓雯
编审:张艳玲